對台灣人而言,很冷門的蘇丹則進行了公民投票,決定南蘇丹是否要脫離而獨立建國
據報導可能性極高,對於多數人而言,大概無法理解為何南蘇丹要獨立
因為我們看來就是人種→黑!!!宗教→北非就伊斯蘭嘛~政局→亂!!!
仔細追根下去才了解自己的認知太淺......請看下篇專家評論!!!
道不同不相為國 非洲人為疆界受到挑戰 文by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嚴震生
大多數的觀察家都認為,南蘇丹若是公投選擇獨立,且蘇丹的中央政府尊重這項意願,「南蘇丹」將是第一個由現有非洲國家、而非殖民統治下完成獨立建國者。觀察家同時指出,若南蘇丹可以選擇獨立,是否意味著過去存在著不成文的、尊重殖民統治之疆界的傳統不復存在?
首先,南蘇丹並非第一個脫離現有非洲國家走向獨立的案例,其鄰近的厄利垂亞早在1993年就透過公投,脫離衣索匹亞完成建國的第一個案例。不過南蘇丹的狀況,除了有長期的內戰歷史外,還因為蘇丹近年來在西部達佛的種族滅絕危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切,讓蘇丹的國內政治動向,成為非洲及國際媒體的焦點,也因而被誤認為是首次脫離殖民統治、走向獨立的案例。此外,衣索匹亞是聯邦體制,因此厄利垂亞脫離衣索匹亞獨立建國,其性質和中央集權的蘇丹政治體制屬於不同的層次。
南北蘇丹的族群、信仰和語言差異太大
蘇丹是在1956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完成獨立建國,但隨即在1960年代初就發生南部的獨立運動。在2005年達成和平協議以前,南北間雖曾經歷過短暫的停火,但大時候是處於內戰狀態。或許是2003年起發生達佛地區的人道危機,巴席爾總統(Omaral-Bashir)不願兩面受敵,或許是經過幾十年無法致勝的內戰摧殘,已使蘇丹政府認為讓南蘇丹有權進行獨立公投,才有可能獲得永久的和平。
未來石油利益分配和疆界問題最棘手
由於南蘇丹的獨立將成為事實(唯一的懸疑是支持公投的票數是否會高過95%),後續必須面臨的兩大問題將是中央政府是否會尊重這項公投的結果,及未來分家後的石油收益劃分、外債承擔、及邊界認定等。巴席爾已經多次公開表示會尊重南蘇丹人民決定,但也不忘提醒國際社會南蘇丹有可能會亂一陣子,顯示他在為未來軍事介入尋求一個藉口,但無論如何,南蘇丹應該是會在7月9日正式獨立。
未來幾個月的時間,比較棘手的問題還是石油利益的劃分,包括提煉南蘇丹石油的煉油廠及濱臨紅海的石油輸出港口─蘇丹港(Port Sudan)都在北蘇丹,未來該如何收費?南蘇丹未來是否可以興建油管,經由肯亞到印度洋出口?在400億美元的外債方面,其中一大部分是因為購買內戰武器所累積,南蘇丹難道要分擔用來對抗它人民的經費?最後,南北蘇丹目前雖大致有既定的邊界,但介於其間橋樑地位的阿碧埃(Abyei)仍需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要加入南蘇丹,抑或是留在北蘇丹,因此長達1,900公里的確切疆界尚待定奪。雙方必須進行談判,對這幾個重大事項達成協議。
最後,南蘇丹若是從一個非聯邦體系的國家中獨立建國,聯邦制的衣索匹亞、奈及利亞,甚至是坦尚尼亞的桑吉巴島等較為獨立自主的聯邦省或自治地區,是否也會想要透過公投完成獨立建國?非洲人雖然不喜歡殖民霸權所留下的邊界,但即使各國會跨界支持鄰國同一族群的分離運動,也鮮少發生直接的衝突,或是要求其他國家變更邊界,因為若是將同一標準應用到本身時,自己也會面臨同樣的困境。這就是為何自1960年代以來,僅有厄利垂亞一國是從非洲國家中獨立而出。由此觀之,即使南蘇丹經公投達成獨立建國,其他非洲國家的分離主義運動在短期內可能不會有此機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